墨蜻蜓
2018-06-11 21:21:15
  • 0
  • 0
  • 13

乡村人家下坡的麦场地里有一个麦秸垛。成人般高的麦秸垛需七八个小孩手拉手围住,秸垛南,平铺处有一个三角坑,坑里没有一滴水。只是在下大雨的时候,才会积聚一些洼水,坑里还不断地传来蛙鼓鸣声。细细高高的不知名的小草围在坑的周围,给小坑添了一圈绿裙。坑的西南方足有五六米高处是炊烟袅袅的房屋。在坑岸上有两棵老榆用它硕大的树冠遮住了坑的半边容颜,还在坑岸上支起了绿荫。还有的枝条一直延伸下垂到屋顶,在屋顶摊晒麦子的时候,等把金黄的麦堆用木掀推开一粒粒暴露在阳光下,便坐在老榆这一“浓密”的发下乘凉。早些时日,这里还是大把大把从榆条上撸成一串串榆钱的最佳地点,边撸边放在嘴里。嚼起春天的使者给人类奉上的独有榆味。鼓鼓囊囊的腮帮子里把精致的绿圆榆钱用粉红唇藏起的雪白的齿磨出粘香的清甜滋味。南边的第三棵也长在人家屋后成了捍卫家园的士兵还填满了屋后坑前的凄凉。

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喜欢从胡同的家里小跑到老榆下再从坑岸上的陡坡上放飞到麦秸垛旁,秸垛旁的周围散落着闪着金黄色的薄薄的一层秸条。秸垛旁的“腰围”处平翔着许许多多只透明的翼,一节一节连在一起的尾,尾处有剪刀似的黑色分叉,头部镶着滑滑地露出五彩斑点的鼓出的眼睛的蜻蜓。蜻蜓的翅不像小鸟的翅膀一上一下那样呼呼地扇动,在小女孩看来蜻蜓的双翅始终在空中展开着,从来就没动过。它们就在小女孩的周围飞翔着,好像它们与她成了朋友。小女孩像站在无风中的小树,漂亮的眼睛看着蜻蜓飞翔的模样。突然伸出小手一抓:一只蜻蜓闹动着就握在小女孩的手里。哥哥和同伴们也伸出细长胳膊抓但抓了好多次就是抓不着。哥哥惊叹小女孩的功底,笑着夸赞:你是怎么抓住的,我,抓不着。于是,他们就从家里扛来扫帚双手紧紧地举起帚柄,眼睛紧盯着蜻蜓飞的方向,把比把掌大的多的帚扇对准飞行中的蜻蜓使劲一拍,空的,再拍几下子才拍得到。然后,呼喊着同伴上前去取蜻蜓。有的蜻蜓被严严实实盖住需要掀开帚扇才能捏住它的双翅;有的蜻蜓被扫帚上的一两条竹条卡住,须得慌忙跑上前去身子蹲下用手快速捂住才能得到;有的被狠劲的扫帚一下子拍死,这可是伤者无心,死者哀啊!只可惜那一只蜻蜓尾巴断裂。一人拍蜻蜓时,眼看一拍到,就急忙放下扫帚跑到拍住的蜻蜓旁边,那欣喜地滋味比吃榆钱快乐多了。

其实,童年纯粹是怀有一颗童心一颗顽心。

有时,把逮到的蜻蜓放到蚊帐里,让它在蚊帐里捉偷偷进来的蚊子。倒是没看见过蜻蜓捉过蚊子,它只是用它小细长的黑腿抓住蚊帐的孔在那静静呆着。或是从这头振动着双翅飞到那头,移动个地方。小女孩两眼瞪得不耐烦了,它还不捉蚊子吃,索性自己用手拍死一只蚊子,束捏起蜻蜓的翅喂到它嘴里。别看蜻蜓的身体不算大,它的嘴张开来相比它的身体可不算小:蚊子放在嘴边张开“虎口”一下子就把蚊子咬到嘴里,咀嚼了几下,蚊子便不见了踪影。难怪人们给它起了个土名叫“老虎”。有时,我们嫌玩得不是太有趣,就把七八只蜻蜓拴在一根小线上,中间隔出距离,让它们带着线飞。有一只蜻蜓讨厌线拽着它们,就像小壁虎一样挣断了尾巴自顾飞到高处。蜻蜓是沉默的,从来没有听到过它们的叫声。它们只是把伤痛自己承受,从无任何语言。它也不会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声。再或许它只是用它寂静的声音在它无声的世界里呐喊,它沉稳得连最基本的飞翔都是平静的。只是用它们那细长的腿不断来回搓着,难道搓腿的快慢代表了它们的心情,揉搓了它们的心思?谁说蜻蜓是弱小的,它的复眼可以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而不必转头的,试问?谁还有那么大本事?经过查找资料: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

小女孩把逮到的蜻蜓用一根细线轻轻系在蜻蜓尾上,拽着它飞就像放风筝一样;有时追随在手指间的细线牵住的蜻蜓,任它在场地里飞,小女孩在后面看着蜻蜓跑。就好像小女孩也长了一双翅膀在空中忘我的飞翔。大大小小的秸垛成了蜻蜓温暖的窝也成为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麦秸垛旁的蜻蜓始终滑翔在小女孩的身旁,那一对伸展着脉序状的蜓翼印在童年的记忆里。童年是好奇心萌芽的多发阶段。

早晨,上学路上,水雾缭绕的河边,路旁的水草上沾满了不同的蜻蜓,有墨色的,有浅黄的,有嫩的像刚生出来的皮肉的,还有的大蜻蜓在水草上安静地睡觉。小女孩边走边观察着,她慢慢发现:这些好像是蜻蜓幼虫,难道蜻蜓是在这里繁衍生殖的。那时候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这些都是小女孩猜测出来的。事隔多年,知识的前进,文明的发展告诉小女孩:她的猜测是正确的。我们平常看到的蜻蜓点水其实就是蜻蜓在水面产卵的过程。童年学校的绿铁门已然敞开,小女孩的思维随着迈动的脚步把刚才的发现留在了路旁。

七月一到,蜻蜓悄然在低空中优美地滑翔,真像一架架飞机在高 空中掠过只是少了轰隆的噪声。飞机就是按照蜻蜓的原型创建出来的。看来,蜻蜓的贡献不小啊!另外,蜻蜓是吃蚊子的。它的出现是保护我们幼小的皮肤在没有蚊香的年代少了多少叮咬!知的越多,越慢慢地发觉童年 的我们没有好好的爱护它们,反而还变本加历地伤害:扯掉它们的尾巴,揪掉它们的头颅,还把它们的身体分成一段一段的。那时候,只知道玩,看来,在幼小者的面前,我们的举动是多么的残忍、多么地恐怖。更深刻地领悟到:教育是让人类兽性地行为变得文明,从而对弱小者富有同情;更验证了孔子用道德约束人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人类就会又走向原始。

蜻蜓依然在小女孩的面前飞,只是小女孩再也不抓蜻蜓。她看着蜻蜓的滑翔就像回到了灵性的童年。这些不只是小女孩的发现,好多人都在发现:因为在小女孩纯白的裤裙上也飞着一只只正在飞翔的墨蜻蜓。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